立身不求無患,身無患則貪欲必生。
處世不求無難,世無難則驕奢必起。
究心不求無障,心無障則所學躐等。
行道不求無魔,道無魔則誓願不堅。
謀事不求易成,事易成則志存輕慢。
交情不求益吾,交益吾則虧折道義。
於人不求順適,人順適則心必自矜。
施德不求望報,德望報則意有所圖。
見利不求沾分,利沾分則痴心亦動。
被抑不求急明,抑急明則怨恨滋生。
學問以勤學為入門,孝養以竭力為真情。
處世以立德為事業,執事以盡心為有功。
精進以律己為第一,長幼以慈和為進德。
行持以觀心為穩當,因果以明白為無過。
治事以精嚴為切實,老死以無常為警策。
居眾以謙恭為有理,言語以減少為直截。
待人以至誠為供養,長老以耆舊為莊嚴。
濟物以慈悲為根本,疾病以減食為湯藥。
凡事以預立為不勞,遇險以不亂為定力。
是非以不辯為解脫,煩惱以忍辱為菩提。
夫君子之行,靜以修身,儉以養德。
非淡泊無以明志,非寧靜無以致遠。
夫學須靜也,才須學也,
非學無以廣才,非志(靜)無以成學。
慆慢則不能研精,險躁則不能治(靜)性。
年與時馳,意與歲去,
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
悲守窮廬,將復何及。
神 仙 抱 一 演 道 章
觀天之道,執天之行,盡矣。天有五賊,見之者昌。五賊在心,施行於天。宇宙在乎手,萬物生乎身。天性,人也。人心,機也。立天之道,以定人也。天發殺機,移星易宿。地發殺機,龍蛇起陸。人發殺機,天地反覆。天人合發,萬變(化)定基。性有巧拙,可以伏藏。九竅之邪,在乎三要,可以動靜。火生於木,禍發必克。奸生於國,時動必潰。知之修煉,謂之聖人。天生天殺,道之理也。
富 國 安 民 演 法 章
天地,萬物之盜。萬物,人之盜。人,萬物之盜。三盜既宜,三才既安。故曰:“食其時,百骸理。動其機,萬物(化)安。”人知其神而神,不知不神而所以神也。日月有數,大小有定。聖功生焉,神明出焉。其盜機也,天下莫能見,莫能知。君子得之固躬,小人得之輕命。
強 兵 戰 勝 演 術 章
瞽者善聽,聾者善視。絕利一源,用師十倍。三反晝夜,用師萬倍。心生於物,死於物,機在目。天之無恩,而大恩生。迅雷烈風,莫不蠢然。至樂性愚,至靜性廉。天之至私,用之至公。擒之,制在氣。生者,死之根。死者,生之根。恩生於害,害生於恩。愚人以天地文理聖,我以時物文理哲。人以虞愚,我以不愚聖。人以期其聖,我以不期其聖。沉水入火,自取滅亡。自然之道靜,故天地萬物生。天地之道浸,故陰陽勝。陰陽相推,而變化順矣。是故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,因而制之至靜之道,律歷所不能契。爰有奇器,是生萬像,八卦甲子,神機鬼藏。陰陽相勝之術,昭昭乎盡乎像矣。